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水处理 > 工程案例 > 正文

城市污水处理厂前置反硝化BIOFOR工艺的设计与运行

更新时间:2011-12-22 12:11 来源:水世界网 作者: 阅读:7272 网友评论0

BIOFOR工艺是法国得利满公司的专利技术,是国际上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构筑物少而简单、充氧效率高、占地面积少、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已逐渐受到国内外污水处理专家的重视,并得到推广和应用。在厦门市筼筜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中,在原BIOFOR曝气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增加了反硝化滤池,以强化对氮的去除。按反硝化生物滤池在工艺中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前置反硝化BIOFOR(DN+CN)和后置反硝化BIOFOR(CN+DN)二种工艺。由于前置反硝化BIOFOR工艺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比后置反硝化生物滤池优越,而且更加适合厦门岛西部的污水水质特点,因此工程设计采用前置反硝化BIOFOR工艺。

1 概述

1.1  工程概况

厦门市筼筜污水厂位于厦门岛西堤外侧,紧靠西海域。服务范围为厦门岛西南部的13个排水小区,总面积为2 470 hm2,服务人口为52万人。筼筜污水厂一期工程于1996年建成投产,规模为10×104m3/d,污水经一级处理后通过排海管深海排放。筼筜污水厂总建设规模按30×104m3/d考虑,其中一级处理工程为20×104m3/d,二级处理工程为30×104m3/d。污水厂总占地面积为11.08 hm2。工程总投资为3.78亿元,厂内主要T艺设备和自控检测系统由法国得利满公司提供。工程于2005年动工,2006年6月建成运行,目前工艺运行状况良好,工艺设备、仪表及自控系统稳定,出水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排放标准。

1.2 进、出水水质指标

厦门岛西南片区的污水浓度较低,此外还具有地下水渗入量较大和合流污水的特征。多年平均进水BOD5为100 m∥L,COD为200 mg/L,SS为150mg/L,TN为30 mg/L,TP为2.5 mg/L。考虑到厦门岛将逐步把污水合流制系统改造成分流制,同时将地下水渗入量大的污水管进行整修,其平均污水水质浓度会有所提高,因此设计中将现状水质指标进行了调整。污水厂出水排人西海域,因西海域的水质将直接影响到鼓浪屿的环境质量,故被划为“二类海域污水厂出水必须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排放标准。 

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见表1。

2 工艺流程及特点

厦门筼筜污水厂一级处理采用组合式高效沉淀池,二级处理采用BIOFOR DN池/BIOFOR CN池前置反硝化二级曝气生物滤池系统(见图1)。

污水经高效沉淀池一级强化沉淀后,与80%的经CN池处理后的回流液混合,加药搅拌后通过配水渠进人DN滤池。DN池的主要功能为去除TN,在进水碳源充足和池中缺氧状态下将回流液中的NO3一-N反硝化为N2析出,从而去除TN,同时在DN前加药进行化学除磷。出水经配水渠进入CN滤池,在CN池要进行曝气,水与气并行向上流过滤料层,从而去除SS,降解COD和BOD,同时将有机氮、氨氮硝化为NO3—-N。CN池出水进清水池,其中部分作为回流水,部分为滤池反冲洗水,出水经紫外线消毒后排海。滤池反冲洗水经气浮处理后进人清水池。从沉淀池和气浮池排除的污泥经浓缩脱水后外运。

本工程污水处理工艺存国外的常规BIOFOR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优化,即用DN+CN池组合代替了CN+DN池的组合。进水先入DN池,保证了反硝化所需碳源,使得TN去除率明显提高,且生物除磷的效果也有所改善。与CN+DN池的后置反硝化工艺比较,前置反硝化克服了碳源不足而需投加大量甲醇的缺点,且前置反硝化增设回流系统,使滤池的滤速增加,从而减少了CN池的数量,也节省了投资。另外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出水水质不受CN池的控制,所以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各种有机物,出水水质稳定。而后置反硝化则需要投加甲醇,且出水水质受DN池的影响。

3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的设计参数

3.1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①高效组合沉淀池

设2座高效组合沉淀池,每座平面尺寸为27.5m×42.2 m。具有除砂、除油及沉淀功能。

每个单元沉砂、除油区的平面尺寸为4.6 m×13 m,有效水深为4m。沉砂区设有曝气管,空气由细格栅房内的鼓风机供给,由空气搅拌去除砂砾。砂砾由砂泵输送至耙式砂水分离机,砂泵房设排砂泵2台,单台流量为30 m3/h,扬程为31 kPa,功率为0.9 kW。

除油区内设12台曝气泵,单台流量为22 m3/h,功率为1.5 kW。通过曝气泵产生的微孔气泡将油脂等漂浮物撇人自动除油撇渣器,共设6套自动除油撇渣器,单台功率为0.75 kW。

②提升泵站

在生物滤池前设1座提升泵站,泵房平面尺寸为15 m×25.3 m。内设4台带式格栅,间隙为2.0mm,格栅宽度为2 000 mm。泵房集水井设7台潜水泵,流量为2 988 m3/h,扬程为140 kPa,功率为170 kW。

③BIOFOR生物滤池

设2座BIOFOR生物滤池,每座生物滤池由快速混合池、DN生物滤池、CN曝气生物滤池、供氧鼓风机房、反冲洗鼓风机房、反冲洗水泵房等组成。

每座DN池分7格,每格平面尺寸为10.88 m×7.95 m。工作时间分为过滤期和冲洗期。过滤时污水经池底滤头均匀配水后进入滤料层,滤料为得利满公司的专利BIOLITE滤料。在冲洗期,由冲洗鼓风机房进行气冲、冲洗水泵房进行水冲,反冲洗出水进入气浮池。

每座CN池分为14格,每格平面尺寸为10.88m×7.95 m,每座最大流量为14 000 m3/h。CN滤池也采用BIOLITE滤料,CN池的工作周期分为过滤期和冲洗期。在过滤期,由曝气系统对滤池供氧。在冲洗期,由冲洗鼓风机进行气冲洗、冲洗水泵进行水冲洗。有两套空气管系统,一套是充氧曝气系统,另一套为滤料反冲洗供气管。曝气管上的曝气器为得利满公司的专利产品,CN池设曝气头(55个/m2)。

④气浮池

设2座气浮池,每座气浮池前均设有反应池,反应池共分9格,每格平而尺寸为2.1 m×2.1 m,气浮池与反应池合建,最大处理能力为1 000 m3/h。总平面尺寸为24.9 m×6.7 m。采用机械曝气技术,每座气浮池设机械曝气机7套,设2台刮泥机。

⑤紫外线消毒池

紫外线消毒池分设3条渠道,每条渠道平面尺寸为15.1 m×2.4 m,鉴于本工程规模较大,为减少灯管的数量,采用低压高强灯管,每条渠道内设2组消毒模块,每组模块设置180根紫外线灯管,单根输出功率为360 w,灯管寿命>12 000 h。

3.2 主要工艺参数设计

每座高效沉淀池面积为1 290.92 m2,设计流量为6 250 m3/h。总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其中,沉砂及除油区停留时问分别为0.56 h和0.64 h;斜管区高峰水力负荷为1.5 m3/(m2·h)。

BIOFOR生物滤池的过滤周期一般为24~36h,反冲洗时问一般为20~30min。每座DN池面积为80.5 m2,设计流量为2 000 m3/h,滤速为20 m/h,水力停留时间为9.0 min。滤料高度为3.0 m,粒径为4.5 mm,反冲洗气冲强度为100 m3/(m2·h)、水冲洗强度为30 m3/(m2·h)。每座CN池面积为86.5 m2,流量为950 m3/h,滤速为9 m/h,停留时问为25 min。滤料高度为3.7 m,粒径为2.7 mm,曝气强度为600 m3/h,反冲洗时气冲强度为100 m3/ (m2·h)、水冲洗强度为20 m3/(m2·h)。

4 主要经济指标

工程总投资为30 221.58万元。运行电费为253l万元/a。运行成本为0.63元/m3。

5 运行效果分析

生物滤池的进、出水水质见表2。

由表2可见,除TN外,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标准。这是因为污水厂进水大部分为旧市区合流制污水,BOD5,值很低,因此池中碳源不足,从而影响了反硝化的进行,为此暂时需要投加甲醇补充碳源,补充碳源后出水TN≤18.5 mg/L,达到了设计标准。

6 结论

①由于BIOFOR具有低耗高效的特点,从而克服了占地紧缺的困难,厂区面积仅11.08 hm。,设计处理水量达到30×104m3/d。

②BIOFOR工艺处理效果良好。将前置反硝化技术应用在BIOFOR工艺中,在国内属于首次运用,对于今后污水厂的工艺选择、建设管理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③滤池的最佳COD容积负荷:DN池为2.8k/(m3·d),CN池为11.11 kg(m3·d);CN池的NH3一N负荷为0.9 kg/(m3·d);BOD5/TN值为3.8;pH值:DN池为7.2,CN池为6.8。

参考文献:

[1]  吴建磊.污水处理新工艺——DENSADEG+BIOFOR[J].中国给水排水,2003,19(1):103—104.

[2]  陈壶,翟俊,龙腾锐.折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小城镇污水的工艺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07,23(8):38—41.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前置反硝化BIOFOR工艺的设计与运行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