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处理赖氨酸生产废水的研究与应用
某赖氨酸有限公司赖氨酸生产废水处理工程原由某设计单位设计,其工艺为厌氧— 好氧接触氧化法。运行中发现厌氧对浓废水处理全无效果,致使整个废水处理工艺失败,出水无法达标,造成巨大的浪费,为此,又委托我所对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在对其失败的原因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后认为,导致厌氧处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污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硫酸盐(高达15000mg/L),在厌氧过程中产生出大量H2S,抑制了厌氧菌的生长。为此,选择耐硫酸盐的酵母菌作为生化处理的微生物,探索研究其生化处理工艺。
1 废水水质、水量情况
赖氨酸生产过程中正常排放的生产废水可进行浓、稀分流,其中浓废水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30%,经浓、稀分流后的水质水量情况见表1。
表1 赖氨酸生产废水水质水量情况(见附件)
2 酵母菌生化试验
2.1 装置与材料
主要试验装置:摇瓶机,3000mL三角瓶,超净台,无菌室,恒温室,菌种操作器材等。
主要试验材料:酵母菌种,浓废水,盐酸。
化验器材:CODCr测定装置,酸度计,离心沉降机,分析天平,化学药品等。
2.2 试验方法
在16个三角瓶中分别加入1000mL浓废水,按试验要求调节pH值,然后按要求比例加入预先制备好的酵母种子液,置于摇瓶机上进行恒温摇瓶,发酵一定时间后取出化验。
控制参数为温度、pH值、接种量和发酵时间。
2.3 试验结果讨论
2.3.1 pH值的影响
pH值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见表2。(见附件)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请点击下载 酵母菌处理赖氨酸生产废水的研究与应用.doc
下载该附件请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网会员,请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