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显露生机
更新时间:2010-05-04 16:05
来源:曹培锋 周迎久
作者: 中国环境报
阅读:675
为保障白洋淀持续适宜的水位,近年来,水利部、河北省、保定市积极探索白洋淀流域内补水与跨流域补水相结合的长效补水机制,使白洋淀摆脱缺水干淀的困境。自1997年以来,已先后多次引水济淀,白洋淀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性保护。
河北省安新县县委书记肖占乐近日告诉记者,为保障生态环境,白洋淀景区加强污染综合治理,投入4000多万元实施河底清淤及主航道毛石护坡工程,投资近亿元建成污水处理厂;加快淘汰燃油机船步伐,累计淘汰燃油机船100多艘;为改善湿地环境,白洋淀景区还将淀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3个区域,分别进行禽鸟保护、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
据悉,随着自2009年开始的第三次“引黄济淀”生态补水工程的完成,白洋淀的水位由补水前的7.03米上升到目前的7.53米,收水约为1亿立方米,核心区的水质已经达到Ⅲ类标准,基本接近40年前的水平,绝迹多年的菱角、芡实、白花菜等多种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也已重现,一度大量死亡的野生鱼类也在快速恢复和繁殖,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