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竹炭”让污水变清
以石阶为界,一边的水呈暗绿色,另一边的水清澈见底――记者近日在地处南京河西的金陵滨江酒店后花园见到了这项南京青奥会绿色示范工程,它采用南京林业大学的生物竹炭技术,可使地表五类水“变身”景观A类水,1000平方米的水面平均每天只花7元钱。
在负责该项目的南林大副教授刘新的引领下,记者一路追根寻源:暗绿的水来自酒店旁的一个天然大塘,污水通过管道进入“三叠池”的第一叠,流经铺设竹炭的三个沉淀池后,氮、磷等污染物被逐步“阻击”,变成清澈的A类水,注入酒店的景观池塘。拦下的污染物干物质,被排进市政污水管网。整套系统用微电脑控制,自动循环,最核心的是生物竹炭技术的运用,让污水处理的性价比大大提高。
刘新介绍,硝化菌对净化水质有很好的作用,但这种微生物生性脆弱,只能在合适的环境中生长繁衍,光照、PH值、温度都对它有影响。竹炭则为硝化菌提供了“聚居”场所,硝化菌的浓度比药剂撒在水里的浓度要高1000倍,净化的效果自然大不一样。这项景观工程1000平方米水面,现在每三四天从塘里汲取100吨水保持循环平衡,药剂费加电费,平均每天只需7元钱。
谈话间,二三十米外的酒店喷泉开始喷水,一股腥臭味弥散过来。刘新说,“酒店的喷泉景观用的是自来水,耗水约70吨,每两个星期换一次水。往往一周水就臭了,因为自来水含氯,破坏了微生物的平衡,容易发臭。商业用水的价格每吨3.4元,70吨水的费用是230多元。用自来水很浪费,所以,下一步我们准备把喷泉系统也纳入到现有的工程系统中。”
当下,不少中高档小区、城市商业广场都爱做水景,这些水景用的几乎都是自来水,一段时间就得换,造成极大的浪费。如果利用净化的地表污水,将大大降低运营成本,有效节约水资源。仅就这一需求而言,生物竹炭技术就有很大的推广空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