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资源化路还有多长?
近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力度。当前,餐厨垃圾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一直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十二五”能否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80%的政策目标,一定程度上要看餐厨垃圾能否得到有效处理。
如何杜绝因餐厨废弃物管理不当引发的“地沟油”、“垃圾猪”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实现无害化处置还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
当前,由“地沟油”、“垃圾猪”等餐厨废弃物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对此,相关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措施,并利用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33个试点城市进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但是,技术路线该如何选择、管理规范如何跟进、补贴如何更有效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餐厨垃圾行业政策、技术及投资发展论坛上,与会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与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上述问题。
疏堵结合 减量化当是首选
真正有设施、能运行的城市不多,市场前景诱人,但应注意不要盲目建设处理设施
今年4月,国务院批转《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80%以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
8月2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全国首批33个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从摸底的情况来看,真正有设施、能运行的城市并不多,“有的城市根本就是在‘纸上谈兵’,甚至连一些概念都没有搞清楚。”
为实现疏堵结合,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理的长效机制,同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安排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6.3亿元对33个试点城市(区)给予支持。
“单个项目的投资应当在1亿~2亿元,按目前的33个试点城市来算,投资至少在20亿~30亿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王凯军对记者说,如果按国家提出的50%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目标,总投资预计可达100亿~200亿元。
另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论坛上透露,“十二五”期间,全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总数有望达到150个,餐厨垃圾处理市场潜力很大。
蓝白蓝网今年4月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餐厨垃圾处理市场和投资分析报告》显示,根据各省市提出的“十二五”期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内容和投资,并结合住建部的统计资料,“十二五”期间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将高达2241.14亿元。
其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1398.01亿元(新建917.32亿元,“十一五”在建工程项目续建投资480.69亿元);生活垃圾收运转运体系投资327.72亿元;存量综合治理143.96亿元;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164.05亿元;垃圾分类示范工程155亿元;监管能力建设52.4亿元。
正是这诱人的市场前景,让很多企业和投资者跃跃欲试,试图分得一杯羹。但是,“这33个试点城市的项目和6.3亿的支持资金,最多只能拉动30多亿元的投资。这个行业中的企业现在已经形成舰队,但舰队目前是在湖中行驶。只有投资额达到以百亿元计的时候,舰队才能驶入大海。”投身这一行业多年的青岛天人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曼提醒从业者要认清目前的市场形势。
北京市政府参事王维平则希望大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餐厨垃圾处理首先是减量化。”他说,国内餐厨垃圾的规模如此庞大,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今年年初,广州市开展了一次餐饮“不剩余风暴”,在春节15天中,餐厨垃圾比以往减少了44%。
据王维平介绍,日本东京曾经建了25座垃圾焚烧厂,但1989年以后,城市生活垃圾呈现负增长,目前,东京不得不关闭其中的10座垃圾焚烧厂。王维平说:“中国在餐厨垃圾处理上要吸取东京的教训,相关设施不应建得太多,减量化应当是餐厨垃圾处理的首选对策。”
中国式困境 照搬技术不灵
国外技术很难应对国内垃圾的复杂性;缺乏有效分类不利于餐厨资源化、无害化
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餐厨废弃物年产生量不低于6000万吨。但是,由于此前相关政策引导缺乏力度,处理措施不规范、技术发展水平不均等原因,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较低,其无序流通使之已成食品安全和城市发展的“大敌”。
王维平说:“北京每天产生1.74万吨生活垃圾,其中约有1万吨是餐厨垃圾。但事实上,能够收集起来的只有4000吨,其中包括2000吨从宾馆和食堂收集到的餐厨垃圾。北京有近3万家餐饮企业,多数餐厨垃圾无法回收。”
在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目前国内还没有成熟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置技术路线。有很多企业到国外寻求可行的技术,对此,王维平认为,照搬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因为国外的技术很难应对国内餐厨垃圾的复杂性。
一位餐厨垃圾处理企业负责人直言:“我们收到的餐厨垃圾,基本包括了厨房里可以见到的所有东西,比如刀叉、杯碟、塑料袋等。”因为没有有效的垃圾分类,给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带来了难题。
集中处理与就地处置是目前餐厨垃圾处理的两种模式。在论坛上,山东十方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青海洁神环境能源产业有限公司等集中处理技术代表性企业均提出,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工程建设与可持续运行的关键是如何与政策接轨;源头处理设备代表性企业北京中源创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代表提出,餐厨垃圾源头处理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但在推广应用、管理等方面需要研究和加强。
就处理工艺而言,目前主要有饲料化、厌氧发酵、堆肥、制生物柴油等,但在推行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专家建议,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是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各地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技术路线。
据了解,目前33个试点城市的项目中,厌氧发酵制沼气的工艺占66%。但业内人士提醒,这种技术工艺相对复杂,对预处理要求高,投资较高。采用厌氧发酵技术,首先要脱油除盐,优化进料碳氮比等以保障产沼率。同时,厌氧发酵产沼工艺的设计和建设要满足已有相关标准要求;必须进行臭气的收集治理;要设置沼渣沼液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系统;必须对沼气进行安全回收和利用。
做先驱还是做先烈? 市场打开要靠政策
一体化体系建设很关键,政策、技术、监管要相互协调
“现在,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很热门,但大家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我希望大家要争取做这个行业的先驱而不是先烈。”山东十方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甘海南的话语重心长。
这样的担忧也不无道理,虽然这个行业前景被看好,但困难也很多。据他介绍,很多地方目前都出台了促进餐厨垃圾资源化的政策,但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投资风险就会加大。而且,现在处理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都还不够清晰,企业要面临餐厨垃圾收不上来和产品卖不出去的问题。
2008年,青海洁神环境能源产业有限公司和西宁市政府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合作,投资5100万元建成日处理2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主要产品是生物蛋白饲料。在饲料化方向,这家公司成为市场上少有的建成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并运行3年的典型企业。其餐厨垃圾饲料化处理整体方法体系被业内称为“西宁模式”。
公司副总经理周德刚表示,这一模式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实现了餐厨垃圾收运一体化。政府通过加强执法监督,保障全市3300家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的餐厨垃圾能够集中统一收运,而公司的14辆垃圾运输车主要负责把这些餐厨垃圾运回处理厂,目前日处理量130吨左右。但是,记者注意到,这家以饲料起家的公司也在向厌氧发酵的技术方向转变。
据知情人士透露,餐厨垃圾饲料化的主要障碍在同源性风险(同源性风险:动物食用其同类动物的肉、骨、血液的动物组织生产的动物源性饲料,产生的潜在的不确定的传播疾病风险。)方面。虽然理论上同源性问题很小,但从规避风险的角度,主管单位宁可选择观望或者不支持。这种模糊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市场发展受到限制。因为餐厨垃圾处理的政策方向不明确,有关部门并不鼓励餐厨垃圾饲料化,为规避发展风险,很多企业逐渐选择通过厌氧发酵制沼气的方式对餐厨垃圾进行处理处置。
鼓励性政策滞后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曹曼告诉记者,国内启动一个行业通常从技术入手,而国外则是从政策入手。现在,国内很多地方在建设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但收运体系建设、监管政策、运营管理措施、补贴政策等都还不够明晰,而这个产业的发展是离不开政策引导的。
收不到垃圾,是很多处理企业面临的问题。长期以来,各地餐饮服务企业向养猪人或油脂加工作坊有价销售餐厨废弃物,形成了一条稳固的利益链。目前,一些城市尝试在处理餐厨废弃物过程中,反过来向餐馆收取一定处理费用。这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操作,经常导致餐馆老板和收集人员发生矛盾冲突。
“西宁模式”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收运一体化体系的建设,保证了餐厨垃圾的收运量。而北京市在今年公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本市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资源化处理工作方案》中规定,北京市市政市容委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建立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排放登记制度并组织实施,餐饮服务单位、收集运输企业、处理企业签订相关协议,实行合同管理,定期向主管和监管部门登记本单位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的产生、排放、收集运输和处理等情况,相关信息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内容,实现信息共享和监督管理的精细化。
同时,北京市要求将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源头规范管理要求纳入工商、卫生、环保等部门对餐饮服务单位的日常监管范畴。卫生部门适时修订餐饮服务单位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细则,工商部门将餐饮服务单位的餐厨垃圾排放行为纳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对不按规定处置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的餐饮服务单位采取限期整改等措施。
周德刚坦言,青海洁神目前盈利还是依靠政府补贴,“西宁市政府每年补贴公司运行费用1500万元,相当于205元/吨,公司收益率在10%左右”。但是,饲料和生物柴油迟迟打不开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水平。
曹曼认为,应该配套全方位的建设、运营和补贴政策,完善监控法规。他特别强调,补贴的重头应该是产品补贴。同时,他也提醒,虽然市场尚未真正启动,但已经开始了价格战。如何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规范市场竞争,促进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样需要相关部门和政策的引导。
业界观点
如果按国家提出的50%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目标,总投资预计可达100亿~200亿元。
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凯军
北京每天产生1.74万吨生活垃圾,其中约有1万吨是餐厨垃圾。但事实上,能够收集起来的只有4000吨,其中包括2000吨从宾馆和食堂收集到的餐厨垃圾。北京有近3万家餐饮企业,多数餐厨垃圾无法回收。
北京市政府参事王维平
国内启动一个行业通常从技术入手,而国外则是从政策入手。目前国内餐厨垃圾收运体系建设、监管政策、运营管理措施、补贴政策等都还不够明晰,应该配套全方位的建设、运营和补贴政策,完善监控法规。补贴的重头应该是产品补贴。
青岛天人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曼
现在,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很热门,但大家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我希望大家要争取做这个行业的先驱而不是先烈。
山东十方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甘海南
相关链接
8月13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本市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资源化处理工作方案》,提出“采取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推进本市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资源化处理工作”。到2015年,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2900吨,满足全市资源化处理需求,实现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收集运输处理专业化、运行管理规范化和监管执法常态化。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也于近日通过,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中对餐厨垃圾的管理做了特别规定,要求单独收集废弃食用油脂,将餐厨垃圾分类放置;明确已有餐饮服务单位可以安装符合标准的设施就地处理餐厨垃圾或者委托具备专业技术条件的单位收集、运输、处理餐厨垃圾;明确新建的餐饮服务单位应当按照规模和标准配套建设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实施餐厨垃圾就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