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污水处理现投资机遇 资本运营市场三方联动

更新时间:2012-04-13 09:01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 阅读:1606 网友评论0

一份通报揭开了我国污水处理产业未来走势。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2011年第四季度建设和运行情况的通报》,通报2011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建成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与污染物消减情况等。《通报》指出,2011年全年全国污水处理能力达1.36亿立方米/日,但新增污水处理能力比2010年有所下降,随着未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点向县镇转移,污水处理能力增长将逐步放缓。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性水资源短缺及水污染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大幅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才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对策。一旦水务市场向县镇层面延伸,再生水、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新市场有望迅速开启,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污泥处理处置、管网建设等相关产业也将从中受益。

人口大国的治水之殇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种有限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尽管2010年水资源总量达到3万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量为2310亿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

除了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先天不足”,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工业经济体量每年也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并产生大量的污水。数据显示,仅2010年我国污水排放总量就高达617亿立方米,其中工业污水237亿吨,生活污水380亿吨,共计占6022亿立方米用水量的10%。大量的污水排放不但破坏了水环境,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据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预计,中国人口将在2020-2025年间达到顶峰,污水量还会随着人口总量的增加而增加,换言之,我国污水排放量也将在2020年左右达到最高峰。

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我国污水处理能力逐年提高,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区、市实现了辖区内“每个县(市)建有污水处理厂”,但令人不能忽视的是,在全国污水排放量连年增长的宏观态势下,我国污水处理能力增速却在2011年出现了下降。《通报》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100万立方米/日,比上年增长8.8%,增速较2010年的17.9%下降一半。

同时,根据《通报》,我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已达1.36亿立方米/日。据此推算,我国全年污水处理能力可达496.4亿立方米,而《通报》中显示的全年累计污水处理量是393.13亿立方米,虽然同比增加45.72亿立方米,增长率为13.12%,但仍有103.27亿立方米的处理效能未得到充分释放,相比发达国家90%的污水处理率差距不小。

国海证券此前发布的报告也表明,“十二五”期间污水处理产能需增长63%,即保持1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才能满足巨大的处理需求。

高端设备投资机会凸显

在环保压力和政策利好的驱动下,“十二五”期间,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向好明显。但投中集团行业分析师李玲认为,“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只有具有成本和技术优势的企业才能在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前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新增城镇污水管网约16万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200万吨,基本实现所有县和重点建制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处理设施负荷率提高到80%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受到政府限价,目前污水处理运营方面仍旧存在盈利“天花板”,成长性不够高。未来水处理领域投资机会或许不在于运营环节,而在于设备和工程环节,市政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存在投资机会。

据了解,污水处理设备是保证出水水质的基础,也是整个污水处理产业链的关键。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工艺是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技术,但由于其能耗高等诸多缺点,难以满足我国“十二五”环保新要求。

“十二五”污水处理标准趋严,将使污水处理厂进入升级改造投资高峰期。根据相关规划部署,到2015年年底,全国既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日处理量将达5000万吨,届时,全国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将达A级饮用水标准。目前国内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均为B级,需要采用处理效果更佳的生物膜处理等技术对既有处理厂进行改造。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更先进的是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MBR是将膜的物理去除杂质工艺和传统污水处理的生物分解杂质工艺相结合的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与普通活性污泥法对比,具有出水水质高、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小等优势。

“因此,随着污水深度处理的推广以及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需求的加大,高端污水处理设备投资价值凸显。”李玲告诉记者,尤其是工业污水处理项目对资质、技术要求高,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将首先受益。

资本提前进场布局

污水处理市场的快速扩容引发了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VC/PE)跑马圈地的冲动。根据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2008-2011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共披露47起VC/PE融资案例,融资总额达到8.52亿美元,平均单笔融资金额为1813万美元。其中,2011年污水处理行业VC/PE投资额显著飙升,达到5.58亿美元,较2010年的7120万美元猛增了近7倍。

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防治委员会秘书长王家廉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工业废水污染治理投资总需求将达1250亿元左右,年均治理投资约为250亿元。而工业废水污染治理行业的销售产值甚至将高达1375亿元。

2011年发生的两大行业标志性事件则将VC/PE的这种投资热情暴露无遗。2011年3月,一向以投资风格稳健著称的鼎晖收购新加坡新达科技集团,投资额达2.58亿美元,创下近年来水务领域最大规模的交易纪录。此外,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水处理及再生解决方案提供商联合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也受到了PE机构的青睐,2011年8月KKR投资1.14亿美元购买其发行的可转换债券。

据专家介绍,由于工业水处理项目具有金额大、稳定性要求高、资质要求高、技术难度大的特点,随着“十二五”国家对工业废水处理要求提高,行业新建项目的环评要求将日趋严格。现在,不少污水处理行业的龙头企业已开始主动向资本靠拢,纷纷寄望通过发行股票上市的方式为企业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日前,中国证监会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名单也佐证了上述专家的观点。根据该名单,目前有博世科环保、环能德美、国祯环保以及膜天膜股份等4家污水处理相关企业拟A股上市,其中3家企业本身就具有VC/PE背景。

谈到此类企业上市后的投资回报时,瑞银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看好已经在部分行业污水处理取得领导地位的上市公司,这部分企业将首先受益于老客户水处理投资升级和新客户的开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污水处理现投资机遇 资本运营市场三方联动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