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建立首个跨界环境污染监管机制
日前,通江县环保局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环保局达成协议:南郑县境内的铅锌矿探矿和开发企业将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装置和24小时视频监控设施,相关数据同时传送给两地环保部门,实现实时监控,信息共享,严防跨界污染。据悉,此举标志着巴中市建立起首个跨界环境污染监管机制,川陕两省环保部门将共同监管小通江河流域。
小通江河源出陕西省南郑县广家乡大红岩,由北向南,在新潮乡十字河处入四川省通江县境,全长154公里。目前,小通江河上游已有7家采矿企业,一旦产生水质污染,将直接影响沿线通江县境内诺水河镇、板桥口乡、青浴乡等7个乡镇及县城20多万人的生活用水安全。
6月17日,南郑县境内一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泄漏,其废水流入通江县诺水河镇鲁坝村境内,造成了小通江河沿线6个乡镇及县城饮用水暂停供水1天。由于处置及时得当,此次环境污染事件未造成严重后果。
建立起跨界环境污染监管机制后,南郑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协调陕西省环保厅、汉中市环保局不再审批小通江河流域南郑县境内的铅、锌等有色金属采选项目,从源头减少环境污染发生。
通江县环保局局长刘强表示,今后还将加密小通江河流域环境监管及现场巡查频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小通江河流域上游所有金属矿开采企业业主,召开环境保护专题联席会议,通报各采矿企业水污染防治情况和下游反馈的意见,增强业主加强水污染防治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紧迫性,为小通江河流域沿线20多万人生活用水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