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工地扬尘 打响空气质量保卫战
大规模的供暖季即将开始,我国北方城市的空气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其实不止是北方,全国各地眼下都陆续在向空气污染宣战。
来自北京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北京细颗粒物(PM2.5)来源中,机动车排放的约占22%,燃煤贡献约17%,工业、扬尘各为16%,来自周边的约25%。从中可见,工地扬尘是PM2.5的重要源头。减少工地扬尘,已成为打响空气质量保卫战的重要内容之一。
贵阳重点整治建筑工地扬尘
针对近期贵阳市空气质量严峻的情况,全市将以建筑工地扬尘、农作物秸秆焚烧等作为整治重点,打响空气质量保卫战。
笔者从贵阳市生态文明委等部门召开的全市大气环境整治会上获悉,10月1日到12日,贵阳市出现7天空气污染的情况,其中6天轻度污染、1天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以PM10和PM2.5为主,这是今年下半年以来,贵阳市遭遇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空气污染情况。
贵阳市生态文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持续多天的空气污染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近期空气流动差,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二是工地施工、道路扬尘、焚烧农作物秸秆等。对此,贵阳市生态文明委将联合城管、住建、商务、国土、农委、交警等多部门,开展空气质量整治专项行动,整治领域涉及机动车排污、建筑工地、渣土运输、油库、矿山等。
此次整治工作将对各整治区域、领域划定负责人,实行包片(段)责任制,并将组织检查小组明察暗访,一旦发现渎职、整治不力等现象,将启动问责机制。
石家庄将远程监控工地扬尘
石家庄市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打响以来,进一步加强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强化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管理标准,要求工地出入口必须设置自动化冲洗设施,对驶出工地的机动车进行全方位冲洗。目前,石家庄市内正在使用的自动化冲洗设施正在自行改造,而新开工项目则要求引入全方位冲洗设备。
笔者发现,许多建筑工地的出入口处设置的自动冲洗设备,只能对车身的车轮、底盘、侧身进行冲洗,而车身顶部却没有清洗,这样一来,虽然车轮等处的泥土清理了,但渣土车满载驶出工地后,顶部的泥土在车辆颠簸中也会撒落道路,成为造成扬尘污染的隐患。
面对这一问题,石家庄市在试运行的10条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管理标准中,对工地冲洗设备进行了明确规定,严禁将施工现场内的泥土带入城市道路。标准要求工地出入口必须设置自动化冲洗设施,对驶出施工现场的机动车辆顶部、槽帮、底盘和车轮进行全方位冲洗,车辆干净后方可上路行驶。此举进一步提高了该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水平,将解决机动车带泥污染城区道路及扬尘空气环境的问题。
目前,石家庄市建筑工地因扬尘管理不达标已有一部分关停,其扬尘管理措施正在加紧完善,达标工地正在各区的监督下陆续复工。“全方位的渣土车冲洗设备正逐步在全市推行,正在使用的普通自动化冲洗设施正在自行改造,新开工的工地则要求引入全方位冲洗设备。”市建设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因为新的冲洗设备对车身进行上下左右全方位冲洗,这就要求渣土车必须全方位密闭,为了确保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目前具体实施方案正在进一步细化制定中。
新标准还对建筑工地监控系统进行了规范,要求施工现场各个部位的扬尘污染情况实施动态监控,远程监控系统前端摄像头等设备主要安装在建筑起重机械设备顶端、施工现场出入口及现场周边。
石家庄市建设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摄像头设备,监理、施工单位将对施工现场扬尘实施动态监控,同时,该系统与市建设局、各城区建设管理局联网,起到进一步监督的作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