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治霾先除尘
![]() |
尘土带入城区,被车轮卷起灰雾。
新年第一天起,遵义环保部门正式向市民发布遵义市AQI(空气质量指数)实时数据,市民可上网查询当天的PM2.5指数(本报曾报道)。通过几天的监测表明,该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罪魁祸首”是来自施工工地的灰尘。
数据显示
扬尘污染最严重
监测表明,以地处遵义城区的凤凰山为界,该市北部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南部城区。南部城区丁字口、忠庄、舟水桥污染负荷较重,尤其是舟水桥站点PM10占到了全市均值的三分之一,PM2.5占到了全市均值的四分之一。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源的分析来看,舟水桥受到施工扬尘、工业污染的影响最为明显。
遵义市环保局从监测数据实际情况分析,南部城区丁字口站点在汽车行驶高峰期时PM2.5污染指数并不高,而凤凰山站点在深夜时,PM2.5污染指数较高。从数据上说明,机动车尾气污染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道路扬尘、施工扬尘以及工业污染是目前遵义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污染的首要因素。
遵义市环保局高级工程师刘明华告诉记者,近年来,扬尘污染已经占到了遵义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物的90%以上。
工地防尘大多流于形式
随着遵义城市的不断拓展,各种施工工地星罗棋布。不过,记者采访看到,这些工地的防尘措施完全流于形式。
在此之前,该市要求,各个施工工地均要在工地出口处装上水管,对驶出工地的装载建筑垃圾的车辆车轮进行冲洗。但是,一段时间来,记者采访看到,该市绝大部分建筑工地的这一防尘措施流于形式,只是象征性的安装了水管,但并未对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车轮进行冲洗,大量尘土被带入城市干道,虽经环卫工人清扫,但无济于事。
记者观察发现,对施工工地而言,即便不折不扣地执行上述防尘措施,也是远远不够的。尘土更多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比如,挖山、装车的时候,尘土飞扬,在空中弥散开去,遮天蔽日。
有市民建议,如果在施工工地挖掘过程中边作业边洒水,再对工地出口进行“冲洗把关”,来自施工工地的灰尘基本就可以杜绝。
空气堪忧整治全面展开
可喜的是,针对空气质量监测发现的问题,遵义市委、市政府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已经成立了相关工作组,并出台了《遵义市中心城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将对影响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各种突出问题进行摸底分析,并进行整治。
记者看到,方案显示,近期,该市将开展建筑施工扬尘、道路扬尘重点专项整治行动,从源头上坚决遏制空气质量污染问题。同时,还将重点实施机动车尾气、饮食行业油烟、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露天焚烧垃圾、非煤矿山整治等专项行动,多措并举,多层次、全方位地改善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
遵义环保部门还表示,将按照区域划分,以丁字口为界,重点控制突破南部城区忠庄、舟水桥的污染行为,并将引进使用空气喷雾车等环保设备,加快实施人工增雨降霾等措施。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