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光污染,也可缓解大气污染?
光污染和大气污染有关联吗?PM2.5与城市功能照明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今天,由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主办的“生态文化与景观灯光技术论坛”在沪召开,海内外景观灯光和生态照明领域的专家集中探讨了上海景观灯光发展趋势、绩效评估、光污染治理等问题。其中,光污染对大气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成为焦点。
作为全国最早发展景观灯光的城市,上海已经拥有20多年的城市灯光经验,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景观管理处处长丁勤华在论坛中表示,当前上海急需通过法律手段规范景观灯光设置,明确政府投入和企业收益,增强企业、职能部门和市民对于光污染的认识,将光污染治理发展为长效机制。
目前,上海对于城市夜间光污染治理已经有了应对措施,但对光污染与大气污染、生态环境间的关联认识还不够充分。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教授黄铁屿表示,夜间灯光聚集会降低大气中名为“硝酸自由基”的物质的含量,而这种物质有利于消解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合物,帮助降低空气污染。“上海要解决空气污染,不妨从解决光污染开始,”黄铁屿建议。
对此,曾主持上海世博会景观灯光设计、中国照明学会常务理事郝洛西也表示,城市长期高速发展使人们忽略了要去控制功能性照明过剩、景观灯光能耗过大等看似不起眼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长期累积会影响生态环境和物种繁育,如一些植物所必须的暗反应会因光污染而无法完成,进而导致植物死亡。她建议,上海可效仿香港等长期受光污染困扰的国际城市,开展更为全面的光污染检测,并减少不必要的户外LED灯牌和道路灯光设施,做到照明有节制,同时降低能耗。
统计显示,上海每年接待夜游浦江的游客数量在350万人次,而每天到外滩观赏灯光夜景的游客数量在5万人次以上。景观灯光已成为上海的“城市名片”,并促进了旅游业和地产业发展。为应对光污染治理的难题,丁勤华表示,上海下一步将加大对景观灯光定制产品的投入,会借鉴世博会景观灯光、嘉定商圈夜市灯光的成功案例,使景观灯光成为科技、环保和文化的交汇展示,进一步丰富市民的休闲生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