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水处理 >> 技术动态 > 正文

珠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浅析

更新时间:2009-11-12 14:47 来源: 作者: 阅读:3329 网友评论0

摘 要:分析了泛珠江流域的水资源现状,对珠江流域防洪工程与近自然河道整治、治污协作与生态安全保护、泛珠合作与生态补偿、水利水电工程开发与河流生态制约、绿色珠江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并从加强区域合作、合理分配水资源,建立珠江流域系统管理与控制体系等方面对珠江流域用水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字: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珠江流域

1  珠江流域水环境状况

珠江水系目前的总体水环境状况整体良好。在珠江水系下游局部地区的水环境污染较严重。在广东省的省控水质监测断面中,珠江水系Ⅰ~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仅为58.4%,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达19.5%(广东省环境保护局,2006)[1]。广东省12条主要入海河流中,58.3%的河口水质为Ⅱ~Ⅲ类,水质优良;25.0%为Ⅳ类,受轻度污染;16.7%劣于Ⅴ类,受重度污染。漠阳江和磨刀门水道河口水质最好,均为Ⅱ类水质,深圳河口、练江河口水质较差,均劣于Ⅴ类。入海河口主要污染指标为粪大肠菌群和耗氧有机物等,九洲江河口因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升高,水质由Ⅲ类下降为Ⅳ类,水质变差[2]。据统计,2005年废污水排放总量179.1亿吨,其中入河(指排入江河、湖泊及水库)废污水量138.1亿吨,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77.1%[3]。水源污染给水质处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由水污染引起省内或是省际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也随着污染的加剧而逐渐增多。

目前,已有多个水资源区出现了缺水现象,考虑到工程供水能力的增加,在未来20年内全流域供需矛盾依然相当突出。据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全流域片供需矛盾会相当突出。2010年75%和90%两个保证率条件下全流域片缺水总量分别为117.98×108m3和134.79×108m3;2020年7%和90%两个保证率条件下全流域片缺水总量分别为248.95×108m3和268.16×108m3[4]。

2  珠江流域面临的问题

2.1  防洪工程与近自然河道整治问题

珠江流域水资源虽然丰沛,但由于时空分配不均,致使洪涝灾害十分频繁,尤以中下游和三角洲地区最为严重。据广东、广西两省(自治区)1988-1998年近十年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达1873亿元,平均每年损失184亿元[5]。珠江是全国7大江河流域中洪水灾害最为频繁而又未能很好解决的河流。

珠江防洪工程主要是堤防工程,水库防洪能力有限,特别是在三角洲网河地区。按照目前的防洪规划, 还将建设或改建大量的堤防工程,而且都是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等硬质材料结构。这种河道治理理念和方式滞后,河道自然特性遭到极大破坏,变成了仅能泄洪和排污的通道。主要存在的问题有6个方面[6]:①防洪能力下降;②基流减少;③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破坏;④水质污染严重;⑤部分河道被填埋覆盖;⑥堤防功能单一。这种传统的工程材料、结构和治河方法已经不适合现代治河理念,也和流域内各省区提出的绿色珠江、健康珠江的基本思路不相适应。

在过去的20多年里,由于环境、生态意识的增强,一些发达国家对河流的管理开始强调“化学、物理、生物过程的协调管理”,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7]:(1)河流的污染控制;(2)修建水利工程时,采取河流保护措施;(3)采用“近自然”法设计河道。在城市化地区,“近自然河道”就是城市的“生态廊道”,也是城市的“景观廊道”和居民休闲娱乐场所,是城市人与自然最为亲密接触的地区。“近自然河道”对城市空气流通和销纳污染、遏制水体“癌症”(富营养化)至关重要;对于山区溪流和农村地区,“近自然河道”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和创造多样化的“生境条件”,以及保障生物多样性和遏制面源污染等等。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河流、河道的整治,没有经过生态论证,同时也缺乏景观考虑,这与该地区的国际化城市目标极不相称。对此,需要认真研究,尽快解决。

2.2  水利、水电工程开发与生态制约问题

水利、水电和航运工程对水生态的影响和胁迫是显著的。2004年8月水利部出台的《关于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是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传统思想和思维惯性的影响,珠江水系目前已建和在建的许多水利、水电和航道、河道工程,都没有进行比较深入的河流生态影响评价和对策研究。

由于生态系统各成分间是紧密联系的,水电站建设后,其各项设施(如引水管道、水坝、水轮机等)和运行方式将对河流的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特性产生一系列的影响[8-9]。水电站的建立对河流最直接、最基本的影响是改变其水文水力特性,如建坝使坝上游由溪流状态变为湖水状态,从而使水质、泥沙运输规律、河道形态、水温等物理化学状况也会相应改变,而这些生境因子的变化将影响处于其中的水生生物群落、河岸带植被、动物,直至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过程,从而影响整个流域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10]。电站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的改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如流量减少对岸边植被的影响,及水生生物减少对水禽的影响等等,这种时间上的滞后性,一方面可以通过人类科学研究的深入提高影响的预测能力,从而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对不断出现的各类问题必须利用新的信息及时修正管理方案。

2.3  治污协作与生态安全问题

治污协作与水生态安全关系的珠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一问题在珠三角地区体现得尤为突出。珠江水系的淡水生物多样性比长江高,珠江河口的咸水生物多样性比长江河口高。保护珠江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生态条件十分重要。然而,大珠三角的治污体系尚未形成,城市与城市之间相互推卸责任。同时,又是一个涉及一国两制的问题。深圳和香港是两个在治污问题上做得比较好的城市,但在对待涉及富营养化的无机氮治理方面,深圳和香港都认为,自己的无机氮排放量在珠江口所占比例很小,如果治理需要与珠江口上游城市、包括广大农村同步进行。

2.4  泛珠合作与生态补偿问题

“泛珠三角区域”之概念源于珠江水系的水域空间,是由珠江流域这一自然水系空间拓展而成的一个社会经济合作区域。水这一环境介质客观上也是泛珠三角区域范围内跨行政边界相互影响最为强烈的环境介质。水环境保护自然成为是泛珠三角区域环境合作的主体内容。泛珠江流域存在较为严重的缺水问题,其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11]:一是水质性缺水,如珠江三角洲与粤东的练江流域;二是工程性缺水,如云南、贵州、广西、海南等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三是资源性缺水,如南盘江上游及沿海地区。

珠江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和气候单元。上下游地区间贫富差距显著,资源互补、能源互补、生产力互补和防灾管理等问题,都比其他流域来得显著和迫切。保障下游三角洲地区的强劲发展动力,防治发生不应该的灾害和污染、破坏,是该流域片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需,也是全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于广东而言,生态补偿并不等于是资金补偿,也可以是上游劳动力的培训和“下移”,这样一方面可以遏制上游劳动力过剩和人口过多的生态破坏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弥补珠三角地区劳动力短缺;生态补偿也可以是生态项目的支持和生态产品的市场“最惠”,这样一方面可以抑制和监督上游地区污染行业发展,另一方面可弥补下游地区对绿色产品的渴求。对于不同省区之间的生态补偿而言,生态补偿又可以是国家财政支付资金转移和扶贫工程项目等等,这也是珠三角地区每年上缴国家税收的一种出路。为此,尽早开展生态补偿和水利协作研究是必要的。

2.5  经济、社会发展与节水型社会建设问题

目前,珠江三角洲非汛期的城市供水形势十分紧张。咸潮危害、水质污染使得许多城市的供水水源受到严重威胁。从生态的角度考虑,珠江河口已经成为全国水生态重灾区之一。因此,节水减污是必须的。从管理的角度考虑,淡水资源的服务功能是一个十分有限的总数。它一方面需要服务于人类社会和经济系统,另一方面需要服务于野生生命和自然系统。生态和经济是水资源必须服务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经济用水量增加的同时,意味着生态用水量的减少,这种一多一少的趋势,在控制不当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产生严重的生态系统污染和畸形,从而反过来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就珠江流域的用水情况而言,目前各项指标已经处于高度的奢侈状态,城市人均用水量、农村灌溉亩均用水量和万元产值工业用水量等指标,以及污水排放量等,都处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区的前列。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注意,因为社会经济用水、特别是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并不仅仅是对水资源量的消耗和浪费,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生态系统的污染和破坏。

建立节水型经济和节水型社会,是缓解水资源危机,确保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才能节水,就目前的法规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言,一要加强节流,科学利用水资源,强调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二要进行建设项目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三要进行初始水权分配和用水总量控制,四要进行用水定额核定和排污总量控制。

3  对策与意见

通过以上分析,认为泛珠三角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1)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采取有效可行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重视流域尺度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按照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珠江流域新世纪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可遵循优化配置、开源节流、统一管理、加强保护的原则。

(2)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归根结底需要流域内对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序的控制,只有以人类活动为出发点,优化用水结构,从土地利用空间控制、社会发展布局、经济发展布局、环境承载能力等方面建立流域系统的管理与控制体系,才能达到珠江流域用水可持续发展目的。

(3)从珠江流域近20年的发展证明,长期以末端控制为主的环境保护决策已难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环境问题。因此应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生态产业建设生态产业园。从预防和管理上,加强城镇生活及大型工业污水的治理,在沿江各大城镇建立污水处理厂,取缔、关停“15小”企业,对工业或生活污水统一处理,达标排放,并建立农业污染面源控制工程。

(4)建立新型的流域综合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实现泛珠三角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流域水资源的管理不仅仅是河水的管理,而且是流域水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协调和管理。我们应该探索行之有效的珠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对策及措施,流域内各地区的有关政府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协作长抓不懈,真正把实现珠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到战略的角度来认识。

(5)精选绿色珠江、泛珠(珠江流域片)合作、大珠(治污)合作、供水安全、河道整治、生态健康、生态补偿等方面的科研课题,广泛开展科技合作和课题申报,争取国家经费支持和努力将珠江问题推向国家层面。

(6)积极宣传报告珠江问题的复杂性、重要性和艰巨性,以及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将珠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防洪、防灾和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管理问题,提升到全国和全社会都关心、关注的层面。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认为珠江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根据中央关于经济建设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方针,城市规模、人口增长、工业布局,以及生态环境,必须根据水资源条件进行合理规划,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强化节水意识,以节水为本,防止浪费充分挖掘水资源潜力,建立高效节水城市。强化环境意识,爱护水资源,防止水质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强化管理意识,建立水资源与环境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水资源的统一规划与科学管理。真正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相统一,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泛珠三角水环境保护与区域合作. http://www.china.com.cn/info/zhuanti/06zsj/txt/2006-07/31/content_7033742.htm

[2]2007年广东省环境状况公报.广东省环境保护局.2008,7.

[3]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 2005年公报[R].

[4]夏汉平.论长江与珠江流域的水灾、水土流失及植被生态恢复工程[J].热带地理,1999,12(2):124-129.

[5]珠江概况. http://www.pearlwater.gov.cn/zjgk/lshz/detail.jsp?recid=1297

[6]王颖等.浅谈河道生态治理工程[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6,7:9-10.

[7]王薇,李传奇.河流廊道与生态修复[J].水利水电技术,2003,9(34):56-58.

[8]毛战坡,王雨春,彭文启等.筑坝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05,16(1):134-140.

[9]祁继英,阮晓红. 大坝对河流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分析[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33(1):37-40.

[10]李江华等.水电开发下的河流生态系统管理[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11:51-54.

[11]周勤,袁笑一.泛珠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6,4,17(2):5-8.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珠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浅析 ”评论
邮箱: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